发布时间: 2018-01-15 17:07:36
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
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
应用层
……………….计算机:应用程序,如FTP,SMTP,HTTP
表示层
……………….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
会话层
……………….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
传输层
……………….计算机:进程和端口
网络层…………………网络:路由器,防火墙、多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网络:网卡,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网络:中继器,集线器、网线、HUB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整理人:顾明
上海腾科 20180115
上一篇: SCVMM-安装